hb博火体育安卓版下载

新闻动态
长江缺水,鄱阳湖见底!三峡大坝淤沙20亿吨,为何不趁机清理?_泥沙_我国_河流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9:46    点击次数:153

据报道,长江枯水期水位明显偏低,甚至导致鄱阳湖的鱼大量搁浅,与此同时,三峡大坝建成18年以来,也淤积了多达20亿吨泥沙,有人提出,既然如此,为何不趁长江水位下降,将三峡的泥沙清理出去呢?

三峡泥沙淤积情况

长江是我国重要河流之一,全长6363千米,流经青海、四川、西藏、云南、重庆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以及上海11个省市区,是我国以及亚洲第一大河,也是全球第三长河,其流域面积高达180多万平方公里,世代滋养着广袤的土地和无数生灵。并且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,水能储量占全国的40%,为充分利用长江的水能资源,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,同时也为了防止汛期给中下游造成洪涝威胁,起到调解水资源的作用,我国在1994年通过投入2500多亿人民币,耗费12年,终于在2009年全面建成一座集防洪、发电、航运、水资源利用等十多种功能与一体的三峡水利枢纽,截止到2024年12月,三峡水利工程开建三十周年,累计发电超1.7万亿立方米,并连续三年三峡枢纽货运量突破1.5亿吨,直接保障了下游数百万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,间接影响覆盖了几亿人口,三峡已然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宏大战略工程。

展开剩余71%

但由于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,又穿过地形复杂落差极大的横断山区,导致其水流湍急,不断冲刷沿途岩壁沙地,导致河流中携带大量泥沙,而三峡水库又属于河道型水库,库容量高达393亿立方米,水面面积1084平方公里,在大坝的拦截下,长江的泥沙很容易在水库内沉积,据统计,在过去18年时间里,平均每年都有大约1亿吨泥沙顺着长江流向三峡库区,其中大约60%都会留在水库底。2023年发布的《中国河流泥沙公报》数据显示,从2003年至2023年底,三峡水库已经淤积了高达20.8亿吨泥沙,可填平三个西湖。

要知道泥沙淤积如果不及时处理,很可能会对大坝的蓄水、防洪、航运等功能带来危害,甚至可能影响大坝的基础稳定性,缩短其使用寿命,一旦三峡溃坝后果不堪设想。在此背景下,针对三峡清淤,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方案。比如受降水、气候等因素影响,长江近年来水量明显偏低,2024年枯水期,其流域降水量偏少近3成,流域天然来水偏少了四成以上,中下游的江苏、江西等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特旱的情况,鄱阳湖、洞庭湖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阶段性干旱,尤其是鄱阳湖水位迅速下降,甚至出现了附近村民纷纷提着桶捡鱼的现象。因此有人提出,可以趁长江枯水期,河流径流减少,冲击力不大的时候清理三峡泥沙,这种想法虽然很丰满,但三峡清淤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。

三峡为何不能趁长江枯水期清淤

首先,目前我们使用的抽沙船基本只能在水下100米处进行抽沙,但三峡水库非常深,正常蓄水位高达173米,最深甚至达到了320米,而三峡作为调解和储蓄洪水的重要系统,枯水期也要拦截季节性余水,方便旱季向下游补水,缓解旱情。这就导致普通的抽沙船无法在三峡高效作业。

虽然可以用射流式抽沙船配合铰刀等设备,进行清淤工作,但这种方式不仅成本高,还会搅动库底泥沙造成污染,影响三峡库区早已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,并且部分泥沙也有加固库岸的作用,如果强行清除,很可能导致边坡稳定性下降,反而加剧了滑坡等风险。

也有人提出,我国为填海造陆专门研制的天鲲号和天鲸号绞吸式挖泥船,配合强大的绞吸系统,同样可以用来清淤,但天鲲号和天鲸号体积过大,更适合在广阔的海域上作业,要想在内河航道正常通行,航道深度至少要达到30米,而长江航道宽度有限,下游水深只有12.5米,无法满足天鲸号和天鲲号正常通行,因此,趁枯水期清淤的想法仍缺乏实践性和科学性。

不过,我国也没有坐以待毙,多年来我国一直通过“蓄清排浑” 和 “调水调沙”的动态管理,清理三峡泥沙。

也就是说三峡排沙不在枯水期,而是汛期,汛期时利用水流高流速形成“排沙通道”,使得泥沙随河水自然下泄,枯水期则严格遵循“清水蓄积”原则,保障发电、灌溉、航运等需求。

这种利用自然规律进行排沙清淤的方式,反而是最科学最节约且效率最高的方法。

发布于:广东省